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学科建设简况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量经济学学科建设始建于1990年,是当时国内较早从事数量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单位之一。1993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第五批数量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5年起正式招收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2000年9月成为全国第八批数量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2年华侨大学数量经济学学科被评为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2005年3月被评为福建省重点学科,2006年8月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被评为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7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确定华侨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这是继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之后国内高校第三个数量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11月华侨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获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0年6月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基地)通过福建省教育厅验收。此外数量经济学学科快速发展带动了华侨大学应用经济学其他学科的发展,2003年9月华侨大学获批金融学和区域经济学硕士点,2006年1月获批国际贸易学硕士点,2009年8月获批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8月获批金融学专业硕士点,2011年3月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11月获批福建省应用经济学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近五年本学科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7项(其中近三年6项)和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福建省发展研究中心和泉州市、厦门市等地方政府课题10余项。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统计研究》、《财经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出版教材10余部;荣获省、市优秀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奖10余项。
        本学科2010年10月承办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2011年4月承办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2011年年会。
        本学科目前拥有全职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15人,副教授10人,讲师1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8人。近三年本学科教师有1人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获得闽江学者、3人获得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近三年已培养数量经济学博士10人,培养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专业等硕士162人,接收国内访问学者7人,应用经济学博士后8人,出站1人。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生获得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特点如下:
        一、宏观经济模型及其应用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定位是:结合数量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和资源,采用最新的方法和软件,在通货膨胀与预期管理”方面形成研究特色和优势,重点研究开放条件下通货膨胀的预期管理理论与模型,在计算机算法建模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通过与已获批准的福建省科技创新团队(通货膨胀问题研究团队)的紧密协作,在重点领域形成承担重大或重点课题的能力,打造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量经济学学科,为国家和福建省的货币经济政策制定服务。
本研究方向带头人为李拉亚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系闽江学者和第五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通货膨胀预期与管理研究,目前主持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政策研究(10AJL004)。该研究方向由4位教授(研究员)、2位副教授和4位讲师组成。
        二、金融计量与金融工程
        本研究方向结合我校金融学和数量经济学学科基础和优势,注重数理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拟采用最新的方法和软件,重点研究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和金融创新及风险管理问题,力争在通货膨胀与金融风险控制方面形成研究特色和优势,主要研究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关系、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关系、民营企业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等。通过科研团队的紧密协作,在重点领域形成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的能力,打造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金融学学科,为海西经济建设提供政策建议和输送高质量的金融人才。
        本研究方向带头人为胡日东教授、博士生导师,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主要从事金融计量和金融工程教学研究,曾主持完成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目前在研2项教育部项目和1项福建省软科学项目研究,荣获6项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和2项福建省教学成果奖。学术骨干苏梽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系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人选,正主持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获得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以及福建省和泉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学术骨干赵林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和李宝良博士、硕士生导师,均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该研究方向由2位教授、3位副教授和5位讲师组成。
        三、贸易增长理论与实证
        本研究方向在“国际贸易、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方面形成研究特色和优势,重点研究贸易、FDI等各种因素对我国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该研究对于完善开放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理论、推动国际贸易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当前,该研究可以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驱动创新型增长、促进节能减排等提供决策依据,是国际贸易学中历久而弥新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研究方向带头人为许培源教授、博士生导师,系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人选,曾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项目,目前在研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软科学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荣获1项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和1项泉州市社科成果奖。学术骨干张潜教授、博士生导师,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人选,曾主持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5项省部级项目研究,荣获1项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和1项泉州市社科成果奖。该研究方向由2位教授、3位副教授和5位讲师组成。
        四、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分析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企业与产业组织的基础理论与应用、企业与产业组织的分配理论与应用以及沿海地区产业安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属于产业经济的学术前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现阶段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富有鲜明的研究特色。该方向现有研究在国内处于先进或领先水平,后续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应用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经济学学科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海西经济发展、促进福建省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方向带头人为肖曙光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企业与产业组织理论与应用研究,曾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4项省部级项目,目前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分别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1项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学术骨干尹晓波教授和刘向晖教授分别赴日本和美国访问一年,曾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该研究方向由3位教授、2位副教授和4位讲师组成。

相关链接
华大首页       华大60周年校庆网       华大图书馆       中国互联网中心       深度电商网       CEIC全球经济数据库       RESSET宏观数据库       电商学习论坛       华大教务处       学生管理系统       RESSET高频数据库       海丝文化电商虚拟仿真系统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地址:福建泉州华侨大学经管楼5楼
邮编:362021 电话:0595-2269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