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产业经济论坛(2022)在华侨大学召开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15 浏览次数:

中国产业经济论坛(2022)在华侨大学召开

20221113日,由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华侨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建)、《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承办,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协办的中国产业经济论坛(2022)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中国产业现代化’”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华侨大学顺利召开。

本次研讨会共计吸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大学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上千名学者参与报告、讨论和学习观看。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研讨会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中国产业现代化”主题,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午为开幕式及主旨发言环节。开幕式在华侨大学陈守仁经济管理大楼12楼会议厅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张其仔研究员主持。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华侨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建)主任郭克莎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经济》主编史丹研究员分别致开幕辞。

张其仔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

郭克莎教授在致辞中对所有参会嘉宾、学者、老师们和同学们表示欢迎,并对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经济》杂志及所有学者对 “中国产业经济论坛” 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郭克莎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主题与二十大报告内容相关度很高,探讨的现代化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问题、高质量发展问题等都可以与学习二十大精神联系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郭克莎教授鼓励所有参会人员积极讨论,并祝大家可以在探讨中取得收获。

郭克莎教授致辞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华侨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建)主任)

致辞中,史丹研究员首先对所有演讲嘉宾、专家学者、老师们和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对研讨会所有主办方、承办方组织会议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史丹研究员表示,紧随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举办“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中国产业现代化”主题论坛具有重要意义。史丹研究员还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上的讲话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引领、奋斗的召唤,也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提出了重大研究课题,相信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将促进广大学者进一步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和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意义和指导作用。

史丹研究员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经济》主编

主旨发言环节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分别由张其仔研究员和《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王燕梅研究员主持,史丹研究员、许宪春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赵昌文研究员(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原部长)、刘志彪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南京财经大学原校长)、陈斌开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勇副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副院长)先后进行分享发言。

王燕梅研究员主持主旨发言

(《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

史丹研究员以《中国工业经济的形势与任务》为主题,从长期性因素和短期性因素两个方面,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史丹研究员回顾了中国20221月至9月中国工业的基本走势,发现产业增长呈现“逆库兹涅茨化”趋势,这种趋势是数字技术对产业发展影响不断加深的表现,工业发展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分析了中国工业增长速度波动的原因和中国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史丹研究员认为,中国制造业优势突出,工业结构高端化趋势明显,工业发展正在开启由数字技术创新驱动的新工业化阶段,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转型需要政府和企业公共努力。

 

史丹研究员主旨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经济》主编

许宪春教授以《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问题研究》为题,首先介绍了数字经济的概念与数字经济的分类。其次,许教授介绍了包括GDP核算中的生产法、基于增长核算框架的测算方法和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内的三种测算数字经济增加值的方法,并对比了不同机构测算数字经济增加值的结果,发现使用不同测算方法所得结果差异较大。最后,许教授分析了目前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法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认为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法需要统一的科学标准,从而为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依据。

许宪春教授主旨发言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

赵昌文研究员以《当前背景下全球产业链分工逻辑的“变”与“不变》为题,归纳了百年大变局、世纪大疫情、数字大变革和绿色大转型四个变革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国际格局变化调整、新冠疫情冲击、数字技术为经济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同时,赵昌文研究员认为效率导向、成本优先的分工逻辑没有变,全球产业链分工深化的大趋势没有变,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全球产业链实现发展的模式没有变,全球制造业经历多次转移形成的“三大中心”没有变。


赵昌文研究员主旨发言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原部长)

刘志彪教授以《全球产业链重组:发展与安全》为主题,从安全和发展的角度阐释了全球价值链面临的长期的重大的变化。首先,他分析了美国三任总统以抑制中国崛起为目的的供应链重组策略,由此论证了全球产业链正发生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结构、脱钩、重组。同时,刘教授提出了全球产业链重组的六大趋势,主要表现为均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全球产业链纵向呈现为缩短的态势及数字经济化重组的趋势等。第三,他分析了中国产业链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稳定产业链外部环境的问题;强壮产业链根基的问题;建设有力的产业链协同机制的问题。最后,刘志彪教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应在发展中求动态安全、在不断开放中注定塑造和拉长国内价值链、利用外国资源进行创新、加快培育产业反制能力、全面推进国家专利战略布局并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保障体系。


刘志彪教授主旨发言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南京财经大学原校长)

陈斌开教授以《要素市场一体化:测度与影响》为主题,定量分析我国要素市场一体化程度。他定量测算了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具体情况,通过引入商务出行、企业间的投资和专利合作等数据来刻画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资本等要素,进一步去测算省际壁垒,清晰展示出目前要素市场一体化存在的壁垒的数量方面的强度。他认为,省际壁垒是阻碍要素市场一体化的重要因素,我国要素市场可达性较高的城市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空间集群特征。最后,他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一是降低行政边界对要素市场一体化的阻碍;二是从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等方面推进建设,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大市场。



陈斌开教授主旨发言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王勇教授以《禀赋结构、适宜技术与结构转型》为题,本文认为禀赋结构主要是通过投资效应、收入效应及相对价格效应三种不同的机制来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他将研究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用动态一般均衡及理论化去阐述禀赋驱动的产业升级机制;二是通过量化分析和反事实测算得出结论,即现代化道路并非同质化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函数和技术外生就可以概括的。本文主要从要素禀赋的结构切入,启发大家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解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理解要素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最后,王勇教授对于目前聚焦重点领域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建议,推动各技能劳动力在部门之间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推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减少资源配置扭曲并发挥要素协同配置效应。

 

王勇教授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副院长)

下午,研讨会分为6个分论坛同步进行,与会学者分别围绕平台经济与竞争政策、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产业数字化与创新行为、新发展格局与价值链地位、产业发展与促进共同富裕和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6个主题进行报告与讨论。会议期间,报告人深入展示研究成果,与会学者对每段报告给出精彩点评,学术讨论交流氛围浓厚。


分论坛报告与讨论

随着6个分论坛陆续结束,中国产业经济论坛(2022)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中国产业现代化”研讨会圆满闭幕。与会学者、研究人员积极参与汇报、点评与讨论,参会师生受益良多,研讨会为促进理论工作者学习领悟二十大会议精神做出重要贡献,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提供智慧与力量,产生了良好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文:陈新,李臻

图:经金研会新媒体部

 

| 打印 | 关闭 |
相关链接
华大首页       华大60周年校庆网       华大图书馆       中国互联网中心       深度电商网       CEIC全球经济数据库       RESSET宏观数据库       电商学习论坛       华大教务处       学生管理系统       RESSET高频数据库       海丝文化电商虚拟仿真系统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地址:福建泉州华侨大学经管楼5楼
邮编:362021 电话:0595-2269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