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正文

《财政学》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 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分:3 学时:5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理财和公共理财的学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财政经济活动日益发展并愈加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中财政管理和干预运行机制,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对综合人才的需要更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学的教学对象是灵活掌握了宏、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理论知识的本科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财政、税收、公共产品、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公债、财政政策、财政平衡、国家预算等范畴的本质、发展演变和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运行机制的基本规律,以及国内外财政金融的基本状况和新动态;掌握财政调控原理和操作机制,在社会总供求、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政策等几个方面,从总体方向剖析财政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探讨财政政策对于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原理、经济体制和可能效果理解公共财政模式与积极富于弹性的财政政策的积极意义。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财政领域的相关问题,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面向新世纪的教学内容和为适应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财政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要求与以前相比有较大的改进。为达到预定要求的教学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意:
第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财政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为它把握方向,具有辨证唯物主义才能为它把握深入本质的思考方法。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引导学生获取真正具有科学性的知识,才能把握财政等的一般规律及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 加强对基本经济理论的讲解和分析。财政学量大、面宽,既包括大量基本财政范畴的介绍,更包括大量原理知识基础上对种种理论作比较深层次的展开与演绎。这就要求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上,加强对反映市场经济普遍的各种财政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财政学的教学层次和水平,并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第三、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从总体现象,特别是从我国目前(近几年来)的具体实践引出问题,把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强调重视理论和实际的发展及联系,并扼要地揭示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最新研究成果和深入探索的途径,力求避免使授课变为终极真理的灌输过程。这也可以解决教材难以及时反映实际情况变化较快的问题。
第四、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财政学涵盖的内容面宽、量大,范畴、章节间的联系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别是的宏观部分更不容易把握。这就决定了教学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当是学习方法的引导。多些启发,多融会贯通,多些观察视角,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五、 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本课所用教材立足于中国实际与发展,并努力反映世界各国近年来的财政理论的最新成果及运行机制的新进程,涉及内容多且不乏难点。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 财政导论
财政的起源和发展
财政的基本要素和本质
财政和经济的关系
第二章 西方财政理论概述
西方财政理论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政府制度的作用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国家分配论”和西方财政理论的比较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模式
我国政府不同时期财政模式的类型
财政职能的种类及其变化
吸收和借鉴西方财政理论
第四章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分类
财政收入的来源及其结构分析
财政收入的原则
财政收入的规模及其增长
第五章 税收原理
税收基本原理
税收制度的涵义及其要素
税收的分类
税收制度的发展
课税原则
税收经济效应
税收的转稼和归宿
第六章 国有资产的收益问题
国有资产收入和分配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
第七章 公债理论
公债理论基本概念
公债制度
公债市场
公债管理
公债的效果分析
第八章 财政支出概述
财政支出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财政支出的分类及其作用
财政支出的决定因素
财政支出规模的的增长趋势及其原因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
第九章 财政支出的内容分析
公共管理和支出特点
公共管理支出的原则
行政管理支出
国防支出
教育和科技管理支出
公共福利支出
政府采购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第十章 财政管理概述
财政管理的涵义与作用
财政管理的原则
财政管理的内容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财政监督概述及其方法
政府管制的经济含义
政府管制的类型
第十一章 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概述
国家预算类别
我国现行的复式预算
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

预算外资金管理

第十二章 财政与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宏观调控的对象,目标和手段
财政平衡的涵义及几种观点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第十三章 财政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财政政策有效性的约束条件
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均衡的调节及对社会总供求的影响
财政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
第十四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财政关系
国际财政概念
国际公共支出关系及其处理
国际财政政策的协调
国际税收协调概述
关于商品贸易方面的国际税收关系协调
关于资本流动方面的国际税收关系协调
财政同盟与区域性税收协调
第十五章 跨国经营与税收筹划
税式支出的涵义
税收筹划的概述和主要内容
企业经营国际化与税收
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税收政策环境
国际税收筹划方法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总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有关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了解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方面的历史由来,其分类及其变化以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具体作用;理解并能够掌握国外的有关财政方面的基本理论及最新走向,力争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各章要求:
第一章 财政导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财政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了解财政学的研究对象,理解财政的本质和构成要素,把握财政和经济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西方财政理论概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和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条件下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如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外部效应、市场垄断、不完全的信息等市场失灵的诸多表现以及政府干预和财政介入等,理解政府制度干预的作用,了解西方财政理论(如公共选择理论等)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模式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财政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通过对比了解财政的一般职能及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和把握西方现代财政理论中有关财政职能的内容,以及其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借鉴和运用。

第四章 财政收入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分类,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及其结构分析,理解财政收入的原则,理解并把握财政收入的规模及增长的意义和了解其理论模式。

第五章 税收原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税收的基本含义、性质;理解税收原则的含义;理解并把握税收制度的含义,构成要素及其发展;尤其是我国1994年以后实行的新税制;理解课税原则;要求能够熟悉和掌握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几个主要税种(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制度等)的基本内容;能够理解税收的经济效应;了解税收转嫁和归宿的深刻含义和分类。

第六章 国有资产的收益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上国有资产的产生和发展的情况,了解国有资产收入和分配的基本含义;了解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并能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应注意的原则和积极有效的措施。

第七章 公债理论概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公债的基本含义、性质、种类和我国公债的沿革和作用;了解公债制度的基本内容(发行和偿还的程序);了解公债市场的基本运转内容;了解公债的负担的内容;能够深刻理解公债管理(主要是内债和外债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财政支出概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属性、原则及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理解财政支出的决定因素;能够理解和把握西方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理论及其原因;并以此深刻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影响。

第九章 财政支出的内容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公共管理和支出的含义和特点及原则;了解财政支出的种类及其各自的具体内容;深刻理解政府采购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现实意义。

第十章 财政管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财政管理的含义和作用;理解和把握财政管理原则和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尤其是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及其变迁;理解财政转移支付的内容;了解财政监督的含义及其方法;理解政府管制的含义及类型。

第十一章 国家预算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国家预算的含义,级次组成和原则;理解国家预算的类别;了解我国现行的复式的预算以及我国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深刻理解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

第十二章 财政与宏观调控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以此理解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理解并把握财政宏观调控的对象、目标和手段;了解财政平衡的含义及几种观点;深刻理解财政平衡对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积极影响。

第十三章 财政政策概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财政政策的基本含义,了解财政政策的目标,作用工具及其有效性的约束条件;了解财政政策和财政平衡的关系;深刻理解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均衡的调节及对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积极影响;了解财政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

第十四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财政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国际财政的含义,了解国际公共支出关系及处理;理解国际财政政策协调的积极意义;了解国际税收关系协调的含义;深刻理解和把握国际税收关系协调在商品贸易及资本流动方面的重要作用;了解财政同盟与区域性的税收协调的基本内容。

第十五章 跨国经营与税收筹划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并理解企业税收筹划的含义和主要内容;了解企业经营国际化与税收的关系;了解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税收政策环境的重要性;理解并把握企业国际税收筹划的几种方法及其运用。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财政导论

1 财政的基本含义,构成要素和本质,尤其是财政一般和财政特殊。

2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财政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关系,财政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同特征。

第二章 西方财政理论概述

1 几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如市场失灵,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市场垄断,外部效应,不完全信息,不完全市场,宏观经济总量失衡(通货膨胀和失业),政府干预,财政介入等等。

2 政府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作用。

3 公共选择理论的几个观点。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模式

1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财政产生的历史。

2 财政的一般职能。

3 我国财政理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比较。

4 借鉴西方财政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

第四章 财政收入

1 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分类。

2 财政收入的来源及结构分析。

3 财政收入的原则。

4 财政收入的规模及增长。

第五章 税收原理

1 税收的基本含义,性质和分类,税收原则的含义。

2 税收制度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3几个主要税种的基本内容。

4 税收的经济效应。

5 税收转嫁和归宿的深刻含义和分类。

第六章 国有资产的收益问题

1 国有资产收入和分配的基本含义。

2 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形成和沿革。

3 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应注意的原则和有效的措施。

第七章 公债理论

1 公债的基本含义,性质,种类。

2 公债制度的基本内容(发行和偿还的程序)。

3 公债的负担的内容(应考虑的因素)。

4 公债管理(主要是内债和外债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财政支出概述

1 财政支出的含义,性质,分类,原则及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和影响。

2 影响财政支出的决定因素。

3 西方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理论分析。

4 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影响。

第九章 财政支出的内容分析

1 公共管理和支出的含义和特点及原则。

2 几种主要的政府财政支出的含义。

3 政府采购制度的内容,特点。

4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十章 财政管理

1 财政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2 财政管理原则和主要内容。

3理解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和内容。

4 政府管制的含义及类型和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 国家预算

1 国家预算的含义,级次组成和原则。

2 我国现行的复式预算的含义及内容。

3 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

第十二章 财政与宏观调控

1 财政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

2 财政宏观调控的对象,目标和手段。

3 财政平衡的含义及几种观点。

4 财政平衡对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积极影响。

第十三章 财政政策概述

1 财政政策的基本含义。

2 财政政策的目标,作用工具及其有效性的约束条件。

3 财政政策和财政平衡的关系。

4 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均衡的调节及对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积极影响。

5 财政政策和其他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

第十四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财政关系

1 国际财政的含义及国际公共支出关系及处理的含义。
2 国际财政政策协调的含义和积极意义。
3 国际税收关系协调的含义。
4 国际税收关系协调在调控商品贸易及资本流动方面的措施和重要作用。
5 财政同盟与区域性的税收协调的基本内容。

第十五章 跨国经营与税收筹划

1 企业税收筹划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2 企业经营国际化与税收的关系。

3 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税收政策环境。

4 企业国际税收筹划的方法。

五、课程的学时分配:

     略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财政学》 储敏伟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财政学》 邓子基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财政学》 陈共等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财政学》 邱华炳等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财政与金融》 安体富等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七、几点说明:

1 建议本课程安排在学生学习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等平台课后开设。

2 若时间不够,建议本课程分章节适当省略。

3 建议适当增加本课程的学时数。